服務熱線
15626520502(同微信)
兩化融合是指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精力發展研發、設計、銷售、管理等高附加值產業鏈環節,實現產業高端環節的集聚和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兩化融合,地位堪比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和德國的工業4.0;兩化融合是國家戰略性部署!
最近十年,國際產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各國圍繞搶奪制造業制高點的競爭愈演愈烈,“新工業革命”促使各國不斷加強自身的戰略布局和理論方法創新:
美國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美國憑借自己在新工業世界的翹楚地位,以及在軟件和互聯網產業上的領先優勢,試圖在傳統工業領域實現物聯網式的互聯互通、大數據智能分析和智能管理。
德國提出了“工業4.0”。德國一直引領全球制造業潮流,它擁有強大的機械工業制造基礎,強大的縱向、橫向、端到端的集成能力,期望實現基于CPS的智能化生產。
中國的綱領是“中國制造2025”,我們要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綱領中強調要“以兩化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
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十八大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十九大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所以,中國的“兩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利用信息技術作支撐,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1、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提出
中國部分企業在兩化融合發展中主要暴露了以下四點不足之處:
a.裝備化基礎薄弱,主要體現為設備自動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等知識經驗沉淀不足,現代研發、生產、管理的裝備化還未實現;
b.流程管理缺位,主要體現為流程管理的理念文化缺失,流程動態信息難以采集,流程的固化都較難實現;
c.企業管理與信息化兩張皮,主要體現為舊管理體制、思維和模式難以支撐信息化務實推進和成效發揮;
d.兩化融合環境下的企業關鍵能力不足,主要體現為管理基礎薄弱,兩化融合總體處于單項覆蓋向集成提升過渡階段,難以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全局層面,按照戰略和競爭優勢的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
在我國企業實際推進兩化融合過程中,雖然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有力地推動企業兩化融合工作的進程,但是在該過程中企業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和困擾,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五點:
a.混淆兩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設兩個概念,主要體現為部分企業認為兩化融合就是進行信息化建設,然而兩化融合強調的是企業對自身發展目標及其實現途徑的認識和實現,企業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如何應用信息技術的技術問題,更多的應該是提高認識、系統推進、科學評價等管理問題;
b.企業兩化融合戰略和業務規劃不能匹配一致,主要體現為部分企業制定了兩化融合戰略規劃,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各部門在制定具體的業務規劃時,與兩化融合戰略基本不匹配,各行其道,導致兩化融合的預期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c.兩化融合的投資績效不明顯,主要體現為部分企業缺乏體系化的兩化融合以及信息化投資績效的管理方法,導致企業投入了大量資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卻很難從自身的經營業績中體現出這些投入的投資績效;
d.信息化成本和進度控制困難,應用效率不高,主要體現為部分企業對IT項目的管理能力成熟度低,導致項目超出預算、超出實施周期的現象較多,帶來了極大的投資風險,同時,企業在兩化融合工作過程中,缺乏整體意識,只重視前期的信息系統建設,而在后期的系統運營維護階段投入力度不足,導致信息系統的有效應用難以得到保證,導致應用效率不高;
e.信息安全面臨巨大挑戰,主要體現為部分企業在兩化融合過程中,缺乏滿足兩化融合工作目標和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雖然使用了一些信息安全管理技術,但企業仍然面臨著數據丟失或篡改、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信息安全問題。
總體來看,有效推動企業兩化融合,亟待解決的不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各種管理問題。
因應以上各種問題,我國提出采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方法全面提升企業的兩化融合水平。該管理體系適用于所有企業,不分領域、不分行業、不分規模,是企業系統地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兩化融合過程管理機制的通用方法,覆蓋企業全局;該管理體系的關注焦點是獲取與戰略匹配的可持續競爭優勢,它能準確定位企業對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進一步提出兩化融合實施目標,有效規范和控制兩化融合實施過程,并跟蹤評估實施過程是否形成了預期的新型能力、以及新型能力是否符合可持續競爭優勢的獲取要求,最終幫助企業在其發展戰略框架下實現兩化融合的閉環控制和良性循環。
2、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提出了九項管理原則
以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為關注焦點,戰略一致性,領導的核心作用,全員參與、全員考核,過程管理,全局優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創新引領,開放協作。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系列標準包括要求、基礎和術語、實施指南、評估規范、審核指南等。為進一步指導標準應用,可依據行業特色和需求制定行業實施細則,給出典型企業應用案例。
為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工業和信息化部或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全國或廣東省全省范圍內遴選一批優秀企業作為試點企業,以便于重點支持,積累貫標經驗,大力復制推廣
申請廣東省試點企業的基本要求
1、在深圳市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
2、屬于制造業或生產性服務業企業。
3、上年度(2017或2018年度,下同)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為落實《廣東省“互聯網+”小鎮創建工作方案》《共建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戰略合作協議》,加大對省級“互聯網+”小鎮及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對注冊地在廣東省“互聯網+”創建小鎮或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內的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要求放寬至達到5000萬元。
目前,我市有南山、坂田兩個省級“互聯網+”小鎮?!盎ヂ摼W+”小鎮內企業的注冊地應在南山的訊美科技廣場、怡化金融科技廣場、南山智園、蛇口網谷4個園區或坂田街道內。
另外,我市有龍華一個省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內企業的注冊地應在龍華區。
4、兩化融合基礎條件良好,數字化建設具備一定基礎。管理規范,對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有需求。
5、具有建立實施管理體系的經驗,如質量、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和信息技術服務等。
6、未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
7、守法、誠信經營。近3年(以申報之日計算),申報單位未受重大行政處罰,包括不存在被行政機關處罰款5萬元以上,或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記錄。
【體系建立階段】
兩化融合貫標啟動:成立項目組、標準宣講、貫標實施培訓會
兩化融合分析診斷:深入調研、體系評估與診斷、貫標標準培訓
兩化融合體系構建:體系策劃、體系文件架構、體系文件編寫培訓
兩化融合文件編寫與培訓:文件編寫、文件評審與修訂、文件發布
【體系實施階段】
兩化融合體系試運行:體系宣貫、體系試運行、運行情況記錄與改進
兩化融合內部評審:內審培訓與組織、內部審核與改進、管理評審
【體系審核階段】
兩化融合審核認定:準備迎審、審核及改進、項目驗收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好處
1.轉型升級:傳統企業在如今的市場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進行兩化融合貫標是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
2.實力認證:企業兩化貫標類似于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即是企業兩化融合水平的直接體現,又是企業綜合實力的一項認證,對企業品牌影響力的傳播極具價值。
3.競爭優勢: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為兩化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將技術進步、組織變革、流程優化以及數據分析利用等轉化為企業的新型能力,提高競爭力。
4.規避風險:通過頂層設計,規避企業信息化建設常見問題和風險,護航企業良性發展。
5.培育人才隊伍:通過知識轉移,培養企業兩化融合管理的人才隊伍。
6.提升管理:通過咨詢診斷及制度優化,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規范企業發展。
7、政府補貼:
廣東省對進入試點名單企業每家獎勵10萬元,對完成體系建立并通過評定的企業再補助 50萬元,即試點單位通??色@得省級補貼 60萬元;
深圳市政府也將配套相應的補貼資金,對進入試點名單的企業每家獎勵20萬元,對完成體系建立并通過評定的企業再補助 50 萬元,即試點單位通??色@得市級補貼 70 萬元。詳情見下表:
各級政府 | 省試點企業獎勵(萬元) | 國家試點企業獎勵(萬元) | 貫標通過評定獎勵(萬元) |
深圳市 | 獎勵20 | 獎勵20 | 獎勵50 |
南山區 | 獎勵10 | 獎勵10 | 獎勵20 |
龍崗區 | 獎勵20 | 獎勵20 | 獎勵50 |
龍華區 | 獎勵10 | 獎勵10 | 獎勵25 |
寶安區 | 獎勵30 | 獎勵50 | 獎勵100 |
大鵬新區 | 獎勵30 | 獎勵50 | 獎勵100 |
備注 | 市區獎勵可以同時享受 |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作用
簡單說是將通用方法論與企業的具體管理過程結合,規范企業兩化融合(廣義的信息化建設)的相關過程并使其持續受控,幫助企業打造其識別出來的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續的(而不是一時有效的)競爭優勢。?因此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作用應該表現在以下三個層次,這也是判斷本質貫標的重要依據:
1、能夠支撐企業戰略目標的落地。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為企業戰略的實施和控制提供制度化支撐,即圍繞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優勢需求、新型能力需求和經營管理的主要短板,從新型能力的識別、策劃、建設和運行這一條主線出發,企業應系統梳理企業的戰略規劃、IT(信息系統)戰略規劃、信息技術規劃(技術實現路徑),從IT治理、IT管理、IT規劃、企業戰略規劃自下而上地支撐企業業務目標和總體目標的不斷實現。
2、能夠以文件化和制度化的方式保障企業兩化融合(廣義的信息化建設)工作,確保得到戰略層面的資源匹配和關注度。在管理決策層,應能夠將CEO與CIO的工作方向進行統一。
3、建立從戰略到信息化管控落地的監視與測量、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實施監控企業兩化融合建設進展以及績效情況,確保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切實有效的運轉起來,并提供持續改進的框架,幫助企業源源不斷的獲取企業可持續發展所需的新型能力。
任何企業做兩化融合貫標都可以不做申請成為試點企業,直接做兩化融合貫標。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沒有通過試點這個環節,做兩化融合貫標不是試點企業,是無法享受政府補助的,只有先申請試點,成為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然后再進行兩化融合貫標,才能申請政府資金補助。
如果您對兩化融合貫標還是不夠了解,那就撥打咨詢熱線:18617087345來咨詢我們吧!
[ 返回首頁 ]